你的位置:开云电子网址 > 新闻动态 > 戴笠送来报告,蒋介石看后问陈布雷:你知道书上怎么说毛泽东吗?
戴笠送来报告,蒋介石看后问陈布雷:你知道书上怎么说毛泽东吗?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0:24    点击次数:83

在蒋介石身旁有位很特别的人,他虽然深得蒋介石的信赖,但两人的政治观点却经常不一致;尽管他掌握了国民政府的大权,可对党内的腐败现象却极其痛恨。

他虽然站在国民党那边,但心里明白国共两党的不同;他虽然对蒋介石非常忠心,可最后却选择自杀,不再受他控制……这个人,就是国民党里的“文笔高手”、“智囊团成员”陈布雷。

陈布雷究竟碰到了啥事儿,让他身上有这么多让人想不通的地方?咱们一块儿瞧瞧这位蒋介石“头号笔杆子”的经历,再通过他比较中立的眼光,去感受一下国共两党头头们在历史里的那些真实时刻。

【“你知道书上怎么说毛泽东吗?”】

1936年1月的一天,国民党的大特务头子戴笠急急忙忙地走进了蒋介石的办公室,然后把一份关于中共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报告放在了蒋介石的桌子上。

蒋介石瞥了一眼报告,只见那用粗糙毛边纸做的封面上,黑色油墨印着“关于怎样反对日本帝国主义”几个大字,下面清清楚楚写着——毛泽东。一看到是毛泽东的名字,蒋介石立刻提起了神,他拿起报告认真地读起来,一边读一边皱着眉头,脸上的神情十分复杂。

快速翻完报告后,蒋介石啥也没说,只对戴笠吩咐道:“去,把陈布雷给我找来。”没过多久,蒋介石的“笔杆子高手”、侍从室第二处主任陈布雷就走到了他面前。蒋介石把刚看过的报告往陈布雷手里一扔,脸上没啥表情地说:“你先瞅瞅这份东西。”

陈布雷心里直犯嘀咕,不明白蒋介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,但也只能鼓起勇气,硬着头皮把那份报告念了一遍。报告里主要讲了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的时候,咱们得团结起来,一起抗日,还说了对中国革命得有个全面的了解啥的。

这份报告条理分明,讲解深入,既有很高的政治站位,文字表达也十分出色。

看完报告,蒋介石认真地问陈布雷:“你对这份报告感觉咋样?”

陈布雷一直摸不清蒋介石的心思,因此他回答时特别谨慎,生怕说得太死:“要说政治立场,共产党跟咱们那是大相径庭,实在难以完全赞同。不过就文字表达而言,这报告讲理讲得很明白,文笔也相当老练,算得上是篇好文章。”

“啧!”陈布雷的话才说完,蒋介石就立刻不满地嗤了一声。

他抓起办公桌上几本小册子,往陈布雷面前一扔,嗓门提高问道:“你看看这些书里是怎么讲毛泽东的?”

陈布雷瞅了瞅那几本书,发现上面都写着毛泽东的名字。有的书显然被翻阅了很多遍,书页都卷了起来。仔细一瞧,还能看见蒋介石在上面做的标注和勾画。

陈布雷被蒋介石的问题问得有点糊涂:这些文章明明就是毛泽东亲笔写的,蒋介石怎么还要问里面是怎么评价毛泽东的呢?

没等陈布雷开口,蒋介石就自己揭晓了谜底:“这几本小册子,把事儿讲得明明白白,让人一看就明白,毛泽东这家伙既有学问又有本事,他身边藏着能人呐!”

蒋介石这么一说,陈布雷立刻懂了他的心思。他是想拿毛泽东的文章来提醒自己这个“头号助手”,盼着自己能像毛泽东身旁的“能人”一样,给他也写出那么棒的文章,好证明自己在政治眼光和文字水平上,一点也不比毛泽东差。

陈布雷心里不由得觉得挺逗,他其实也翻过毛泽东的那几本小书,那里面的想法多么有深度,视野多么宽广,根本不是一个普通“秘书”能想得出来的。

另外,陈布雷以前当过记者,他很早就清楚毛泽东的“文笔”相当了得,这些册子全是毛泽东亲笔所写。不过,因为要给蒋介石留面子,他没法说出真相,只能连连点头称是。

蒋介石很想让陈布雷放下笔杆子,投身政治,加入国民党,但陈布雷心里只有办报这件事,对从政不感兴趣,就礼貌地回绝了蒋介石。然而,蒋介石并未就此罢休,他亲自出面,多次诚恳邀请。最终,陈布雷实在推辞不过,只好答应做了蒋介石的私人秘书。

虽然陈布雷原本没打算从政,但蒋介石对他的器重让他感觉像是“千里马遇到了伯乐”。既然接下了这个任务,陈布雷就全力以赴,凭借自己的专长帮蒋介石写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文章,为蒋介石全面领导国民党出了很大的力。

蒋介石非常看重陈布雷,不管陈布雷想不想,硬是给他塞了很多官职,还给了他一些特殊待遇。这样一来,这个本来对权力不太感兴趣的人,反倒在国民党里成了个大人物,谁都不敢小瞧他。

可是,蒋介石的要求总是没个完,他一读了毛泽东的文章,立刻又对陈布雷寄予了更大的期望,盼着陈布雷能再给他添把劲,让他能超过毛泽东,抢抢风头。

没过多久,陈布雷真的给蒋介石长了不少脸,只不过这个过程有点坎坷。1931年,日本军队打进了我们东三省,蒋介石心里只想着“要对外就得先稳内部”,就让张学良的东北军别反抗。但这下老百姓可生气了,到处都是骂蒋介石“不敢打”的声音。

和国民党躲避战争的态度大不相同,共产党明确站出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。在“9.18”事变发生后,共产党很快就发表了《中国共产党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北的宣言》,还组建了东北义勇军等抗日队伍,跟侵略中国的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战斗。

陈布雷心里头想着抗日救国,但因为他是给蒋介石说话的,所以不能讲出自己的想法,只能跟着蒋介石一个立场。

1936年,“西安事变”突然发生,在老百姓的呼声、共产党的要求,还有国民党里主张打仗的人的共同逼迫下,蒋介石没办法,只好答应国共联手,一起对抗日本。

虽然是被逼无奈,但蒋介石打算对外说几句话,改改自己“不敢打”的样子,于是写讲话稿的事儿就交给了陈布雷。

只要和平还有希望,就绝不抛弃和平;除非牺牲已迫在眉睫,否则绝不轻易说牺牲。一旦战争爆发,不管你是哪里人,不管你是老是幼,每个人都要担当起保卫家园的责任……

他思路开阔,写起文章来行云流水,很快就写好了一篇激情满满的演讲稿。多年后,当陈布雷回想起写那篇稿子的时候,还觉得自己当时“下笔如有神,文章动人心”,直说那是他这辈子最自豪的作品。

1937年7月17日,蒋介石跑到庐山去发表了个抗日讲话。这个讲话可厉害了,一下子就让全国上下都激动了起来,大家纷纷议论,互相转告。蒋介石也因为这段充满战斗精神的讲话火了一把。不过,写这个讲话稿的陈布雷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:蒋介石在台上讲得那么带劲,到底有多少是他心里真正这么想的呢?

【“毛泽东这个人不可轻视”】

1945年8月,日本认输投降了,咱们中国的抗日战争总算是打赢了。可打赢之后,国共两边又遇到了个新问题,就是谁来接收日本鬼子留下的东西呢?按理说,这胜利是国共一起拼来的,但蒋介石这时却想不让共产党插手。

蒋介石先让陈布雷和林蔚,也就是侍从室一处的主任,一起弄了个接收投降的中方人员名单。之后,他把这份名单拿来看。一看到名单上有朱德的名字,他立刻就划掉了。这时,陈布雷在旁边说:“名单里连个中共代表都没有,这样恐怕不好跟外面解释吧?”

蒋介石冷淡地回应:“就叫朱德等着命令吧。”这件事让陈布雷更加明白蒋介石只考虑自己的利益,之后他忧心忡忡地对家人说:“连这点包容心都没有,以后怕是要坏事啊……”

其实,蒋介石想要一人掌控政治大权的心思,早在抗日战争打完前就已经很明显了。1943年,蒋介石让陈布雷帮忙写了本叫《中国之命运》的书,书里明明白白说了他的政治想法:中国得靠“一个党(国民党)”和“一个思想(三民主义)”才行。

看看共产党,在1945年开的中共七大会议上,毛泽东清楚地指出了以后的路该怎么走——那就是建立一个由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起参与的民主联合政府。

一比较就能看出来,政治形势的优劣很明显。陈布雷这个人,他不仅深入研究了国共两党的政策,还有一颗追求民主正义的心,所以看到这种情况,他心里有多受震撼,也就不难想象了。

蒋介石内心虽然倾向于独裁统治,但在表面上还刻意营造出一种民主的氛围。1945年,他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前往重庆进行谈判。在蒋介石看来,毛泽东不太可能会接受这一邀请,而他这样做的一个重要目的,是想借此机会把破坏民主的帽子扣到共产党的头上。

不过,让蒋介石没想到的是,毛泽东不但来到了重庆,而且除了参加国共之间的谈判,他还广泛拜会了爱国的知名人士,跟重庆的文化人吟诗对唱……展现出了他个人非凡的魅力和风采。

蒋介石心里既眼红又害怕,他给陈布雷下令,要严格管住媒体,不准随便报道共产党人的情况。陈布雷没得选择,只能照做,他告诉所有报社,关于共产党人的新闻,都得用中央通讯社发的稿子。

蒋介石虽然严禁报纸宣扬毛泽东,但他私下里对毛泽东的个人魅力挺有感触。他曾跟陈布雷说:“毛泽东这人不能小看,我听说他烟瘾大得很,一天能抽一盒(50支)。但他知道我不抽烟,所以和我聊天时,不管多久,他都能忍着不抽烟。这种毅力,一般人做不到。”

陈布雷听后心里也不禁嘀咕:“我自己也是个老烟枪,想丢掉这习惯就是做不到,共产党人的决心和毅力可真是了不得啊!”

1945年10月10号,国共两边经过四十多天的你来我往、反复商量,最后达成了《双十协定》。但了解蒋介石的陈布雷却高兴不起来,他觉得这次谈判进行得太顺畅了,心里犯嘀咕:蒋介石以后真的会按协议办事吗……(注5)

事实证明,陈布雷的担忧没错,那个协议就是蒋介石拖延时间的办法。他一直没打算放过共产党,还是要打压甚至消灭他们。到了1946年6月,内战又打响了。

【“抗战八年,剿共八年”】

国共内战打响后,陈布雷对蒋介石和国民党越来越失望,有时这种情绪就流露出来了。蒋介石见此也很不高兴,他们俩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。

内战一开始,国民党军队就不断往后退,这让蒋介石处境很尴尬。看到这种局面,陈布雷打算劝蒋介石和共产党坐下来聊聊和平的事,没想到蒋介石一听就火了,说“和谈不就是投降嘛”,把陈布雷狠狠训了一顿。

在1948年11月8日的国民党中央会议里,蒋介石再次说道:“打日本鬼子用了八年,现在抓土匪也得要八年时间。”

这话让陈布雷听了觉得十分荒唐,蒋介石这次不仅不顾党派的团结,还想让那些刚从日本侵略者手里解脱出来的老百姓,再次陷入战争的苦难。陈布雷非常不赞同这句话,在会议结束后整理讲话稿时,他私自把这句话删掉了,结果被蒋介石发现,又被狠狠地骂了一顿。

要是只是想法上的不同,陈布雷可能还能忍一忍,但走投无路的蒋介石和他那些关系密切的宋家、孔家、陈家等大家族,却变得越来越疯狂,都急着在大局不妙之前拼命捞钱。

他们一个劲儿地发新钱,一次又一次地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,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。

而共产党那边呢,在解放区搞起了热热闹闹的土地改革,把土地都分到了老百姓手里,这样一来,农民们的干劲可足了,军民团结得像一家人,政治、经济、军事都蓬勃发展起来。这种鲜明的对比,让陈布雷对国民党更加失望了。

除了贪污钱财的问题,蒋介石还喜欢搞权力游戏,他相信要让几个权力互相管住对方。所以,他在党内有意无意地让好多小团体形成,这些小团体之间相互抢权夺利,斗来斗去。这种行为让不喜欢这种权力斗争的陈布雷感到非常痛恨。

看着国民党现在这么乱糟糟的统治,陈布雷私下里跟好友邵力子聊天时说:“国民党现在是越来越不行了,主要就是两个坏东西在捣鬼,一个是‘钱’,另一个是‘权’。这两个字把国民党给坑苦了。”

邵力子也只能叹了口气说:“咱俩都没办法扭转局面了,看来只能和这艘眼看就要沉没的船一起完蛋了。”

但陈布雷没坚持到国民政府这艘巨轮在大陆上沉没的时候,他于1948年11月12日提前离开了人世。

那天晚上,陈布雷告诉副官,他晚上得赶一份很重要的东西,谁都不能来打扰他。接着,他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,给不同的人写了好几封告别信,之后吃了很多安眠药,悄悄地走了。

第二天早上,蒋介石听到了陈布雷去世的消息,感到非常吃惊。他弄不清楚,陈布雷怎么会突然间就自杀了。更让蒋介石没想到的是,陈布雷因为跟他的想法不一样,心里头其实已经憋了很久,非常痛苦。

陈布雷在日记里这样记录:“我现在说话和想的东西,都不能自己做主了。感觉身体和心,都慢慢变成别人的了。”

这话说出了陈布雷痛苦的根源:他虽然在国民党里待了很多年,但心里头还是那副好心肠。蒋介石他们那一帮人做的很多事情,跟他自己心里想的都不一样,可他没法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,只能听别人的。长时间这样心口不一、没法做主,让他心里头苦得要命,最后只能用这种极端的方法来求得解脱。

【结语】

陈布雷在自杀之前,给蒋介石留下了一封遗书,里面写道:“我心里坦荡荡,除了对您忠心耿耿,没半点儿别的念头。”

可以看出,尽管陈布雷和蒋介石想法不一样,但他还是对蒋介石非常忠心。也正是这种盲目的忠诚,让他像被关在国民党这个烂“茧”里的蚕蛹一样,无法摆脱心里的痛苦,最后只能选择自杀来寻求解脱。

挺有意思的是,陈布雷的大女儿陈秀和二女儿陈琏都是共产党的秘密党员,而陈布雷在世时并不知道这事儿。要是陈布雷现在知道了,不知道会不会因为她们没跟自己走一样的路而在心里偷着乐呢?

(备注2)《在庐山的那些日子》(《兰州晚报》2010年12月11日A16版报道)

《解放战争》这本书(是由王树增写的,出版单位是人民文学出版社)。(注3)

#图文创作激励计划#



相关资讯